目前 web3 行业,很像 2000 年的互联网。
等下,这句话不是 5 年前就说过了吗?
web3 包括了公链、Token、NFT、DeFi、GameFi、DAO 等等
新词套新词,更加一脸懵了。
web3 是下一代价值互联网,传递价值,创造财富。
意思是……发币?
0. 概念流行
从 2021 年下半年开始,web3 的新名词和相关讨论就不断出现在科技圈里,随着 Facebook 改名 Meta 达到了一个新的讨论高峰。
最近国内的讨论也越来越「出圈」,连从事服装行业的女朋友也在问我 web3 是什么?而我作为一个 Web 开发者,姑且也算半个内行人,这篇文章就是给女朋友的回答——
web3 并不是一种技术标准,目前更多是一个营销热词(Buzzword)。
从文章开头的玩笑就可以看出, 现在 web3 并没有一个统一准确的定义,并且充满了 FOMO(生怕错过)的情绪。但我不是否定 web3,我更想说说热词的背后的叙事和意义。
这一切得从 Bitcoin(比特币)开始说起。
1. 潘多拉魔盒被打开
诞生于 2009 年的加密货币 Bitcoin 已经走到了第 14 个年头,其中疯狂的故事或多或少你都有听过,如今它的市值也超越了大部分互联网公司。
Bitcoin 出现之后,很快进入了一个 altcoin(山寨币)时代。Bitcoin 的设计原理、共识算法、程序代码都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复制 Bitcoin 的代码做修改,发行自己的山寨币。比如 Dogecoin (狗狗币)本是为了讽刺山寨币而发行的。
接着 2015 年进入到了 Ethereum(以太坊)时代,它在 Bitcoin 基础上更进一步,实现了一个通用型可编程的区块链平台,支持了智能合约(相当于一个区块链管家,可以按条件接收、处理、储存、发送数据),不仅能实现 Bitcoin 的支付功能,开发者可以在上面搭建任何去中心化的应用程序,发行 Token(代币)。
这相当于是功能机时代到智能机时代的转变。
时至今日,全球的加密货币超过 10000 种,整体市值已经超过一万亿美元。
加密货币的故事仍然在继续,忽略那些疯狂的故事、骗局、市场周期……我想探讨一个问题——
Bitcoin 给 Web 世界带来「再也回不去」的东西是什么?
有人会说是区块链技术,而我认为应该是朴素的、纯粹的、一种数字世界缺少的东西——Permissionless(无许可)和 Ownership(所有权)。
2. Permissionless 无许可
Bitcoin 一开始的目的是想实现点对点的电子货币系统,并且中间不需要通过一个金融机构。
今天我们在世界上任何一家银行注册账户,都需要提供一系列个人资料并实名认证。注册账户之后,交易有一定限额、交易可能会被撤销、极端情况可以被冻结(这里只讨论事实,我认同监管的必要性)。
从程序系统层面看,Bitcoin 通过去中心化降低了系统准入门槛,假设 Bitcoin 是一家世界银行,矿工(记账人)可以理解为分行,而任何人都可以「开分行」,通过记账获得银行的股份(BTC)奖励。
从支付系统层面看,Bitcoin 挑战了传统银行机构的特权,任何人随时随地(甚至不需要联网)都可以创建一个 Bitcoin 钱包,这个钱包的交易无限额、无法被撤销、无法被冻结。
从货币发行层面看,Bitcoin 挑战了传统货币发行的特权,它没有国家信用背书,它通过密码学保证交易双方无需信任第三方。如果要说 Bitcoin 依赖了第三方信用的话,那只能是创造数学的上帝。
从更大的资产层面看,Bitcoin 打开了 Token 发行代替股份发行的可能,整个过程不需要任何许可,极大降低了项目融资的门槛,同时普通人参加早期投资的门槛几乎是零。这对比传统融资、上市的游戏规则,可以说是「掀翻桌子」了。虽然这里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代码漏洞、欺诈、缺少监管等等,但也无法忽略它带来的意义——
「无许可」是对权威地位提出的异议,它是一种「金融平权」,一种「去特权化」。
3. Ownership 所有权
Bitcoin 14 年来无数次被宣告「比特币已死」,经历了社区分裂、账本分叉、行政禁令、全球最大规模算力节点的清退……今天 Bitcoin 依然活着,而且全球的采用率和市值伴随市场周期都屡创新高。起初担心 Bitcoin 消亡的声音已经消失了,时间不断在证明 Bitcoin 的安全性。
说到安全性,我们是怎么掌握区块链里的 BTC?
说起来也很简单,通过一串 private key(私钥),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密码。
今天我们注册网站、App,使用的密码是自行设定的,密码经过加密后会存储在网站的服务器。网站服务器可能会被入侵,导致密码泄漏被破解,使用了相同密码的账户,也可能同时被盗。在过去和未来,这样的事情一直在发生。
但 Bitcoin 钱包的「密码」不一样,它是通过一种密码学算法产生的随机密码——256 位 0 和 1 组成的数字,这个数字组合数量比银河系中的原子数量还要多出 50 亿倍,哪怕用超级计算机破解,需要的时间单位也是用「亿年」计算的。
并且这个密码不以任何形式保存在任何服务器上,全世界只有你一个人知道。谁掌握了这个密码,谁就掌握了对应的 Bitcoin 钱包。
通过区块链技术、密码学原理,我们第一次从数字化层面上彻底保证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你可以彻底拥有一个 BTC。
你可以彻底拥有一个数字货币。
你可以彻底拥有一个数字资产。
这是一个重要的认知时刻,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区块链信徒」的原因。一旦理解接受,就再也回不去了,对货币、财富的本质也会产生新的看法。
4. 从 Bitcoin 到 web3
这时候你可能会疑惑,讲了一通「无许可」和「所有权」,这跟 web3 有什么关系呢?
Bitcoin 作为数字货币,你可以理解它存储交易的数据类型只是简单的数字(Numbers),但它不能存储交易文章、图片、视频等等数据。这时候开发者们就想,能不能把这个数据类型进行通用化呢?
把从一个存储数字的空间扩展至一个可以存储任意数据的空间。
把股权「Token 化」扩展至任意数字内容「NFT 化」。
把从一个金融应用的范围扩展至一个互联网应用的范围。
这个通用化的过程就爆发了各种各样的去中心化应用、数字藏品、 经济激励模式、组织治理模式……有人觉得是技术创新,有人认为是庞氏骗局,但不管怎样,本质上它们都离不开 Bitcoin 给 Web 世界带来的「无许可」和「所有权」。
讲到这里,道理好像都懂了,但是为什么被称之为 web3 呢?
5. 内容创作的线索
预测未来很难,但是我们可以从 web1、web2 发展进程里找到一些规律、线索。互联网这个话题太大了,我们尝试找一个接近互联网本质的线索——信息传输。
从古代的烽火传信到计算机和互联网、从只能传输「是」或「否」的信息,到现在可以传输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等数字内容,并以光速双向传输,我们每个接入互联网的人都拥有这个能力,以此形成了网络。
互联网是一个信息传输的工具,那我们普通人今天在互联网上最常见的信息传输是什么?发一条微信、朋友圈、微博,这就是我们表达产生的数字内容,其中公开的表达也可以称为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 用户生成内容)。
今天人人都可以是内容创作者,我们可以被看见,被搜索,被关注,被转发、被推荐,数字生活成为了我们不可或缺的日常。
我们顺着这个「内容创作」的线索,回顾 web1 和 web2 给内容创作者带来的改变,最后再结合区块链相关技术,探讨 web3 的概念下有哪些新的可能。
6. 传统的内容创作
现代新闻业发展起来之后,普通人发表文章,可以向报纸、期刊投稿,但并不是随便投稿就可以刊登的。作为一个自由撰稿人(算自媒体的前身?),需要足够的学识、撰写能力,甚至是声望。这对当时的普通人来说,存在极高的创作门槛。
6.1 少数人的创作
这时候内容创作仅限在记者、编辑、学者、作家等等极少数文化人手中,绝大多数人只是内容的消费者。
报纸、期刊的收入是付费订阅、卖广告(主要来源),自由撰稿人可以得到按字数算的稿酬。
内容传输的过程中还需要印刷、运输成本,并且还有库存风险,边际成本(每增产一份产品所增加的成本)在递增。
6.2 传统出版的线索
7. web1 数字化浪潮
万维网(WWW)之父 Tim Berners-Lee 在 1989 发明了万维网,并且在 1991 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站,由此开启了互联网时代。
7.1 门户网站
创立于 1994 年的雅虎(Yahoo!)是最为熟知的 web1 网站,它从最早的分类索引网站,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综合资讯门户网站。
7.2 搜索引擎
互联网诞生之后几年间,网站数量从几千(1994 年)爆炸式增长到了 200 多万(1998 年),单靠门户网站分类索引、聚合内容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获取内容的效率了。
这时候搜索引擎登场了,创立于 1998 年的 Google 带来了革新的内容分发形式,人工录入网站变成了自动化收录网页,发明了 PageRank 网页排名算法,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找到想要的内容。
7.3 内容创作者依然很少
从内容创作角度看,web1 以商业公司为主,开始把报纸、期刊的内容往互联网上搬,网络内容越来越多导致信息过载,进而出现搜索引擎,提高了内容分发的效率。
web1 虽然看上去只要接入互联网就可以建站,但是技术门槛仍然很高,内容创作者依然很少,绝大多数人依然只是内容的消费者,单向获取信息。
7.4 广告模式的革新
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的收入虽然还是靠卖广告,但是内容传输发生了技术变革。内容以光速传输、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产生规模效应(非常低的固定成本,服务海量用户),给互联网公司带来巨额的广告收益。
随着全球网民数量快速增长,2000 年雅虎市值一度达到 1280 亿美元。
不得不提的是 Google 带来了创新的广告模式,相比门户网站有限的广告位,Google 把每一次搜索结果都变成了潜在的广告位。广告主不需要再租广告位,而是通过搜索关键词精准投放, Google 按点击次数收费,竞价排名。
理论上近乎无限的搜索需求,广告主精准投放计价、竞价排名,Google 坐上了收入增长的火箭。2004 年 Google 上市,同年广告收入已经超过了 30 亿美元,而这仅仅是开始。
7.5 web1 的线索
8. web2 内容创作者的时代
如果说 web1 的用户是台下的观众,web2 则给了每个人上台「出名 15 分钟」的机会。
人们对互联网的需求推动着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随着设备性能、存储容量,网络带宽不断提升,新的网络服务、创新的交互方式、丰富的内容载体开始涌现,UGC 内容在指数级增长,内容分发模式在进化,商业模式在革新。
8.1 博客时代
内容创作者迎来了博客时代,极客们可以通过建站工具快速建设个人网站,普通人也可以在博客平台上发布文章。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内容创作者和内容消费者通过 RSS 技术建立了直接的订阅关系——作者发布内容,读者通过 RSS 阅读器拉取、阅读内容,每个读者都可以维护自己的订阅列表。
发布与订阅的能力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设计,RSS 技术让普通人第一次获得了去中心化的「发布 / 订阅」信息的能力,相当于每个内容创作者都可以创办、发行自己的网络杂志,web2 开始打破传统媒体发行的特权。
写字也可以卖广告
博客时代的商业模式依旧是广告,UGC 内容给个人网站、博客平台带来流量,网站可以挂上 Google AdSense 的个性化广告,通过广告的展示次数、点击量获得收入。个人虽然收入微薄,但这意味着内容创作者可以不依赖传统媒体卖字赚钱了,同时开始出现利用 SEO(搜索排名优化)做英文网站赚钱的个人站长。
RSS 的缺点
但是 RSS 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用户通过 RSS 阅读器抓取内容后就不会进入源站了,更不会为源站带来广告收入,甚至还有自动化采集的垃圾站点,批量抓取 RSS 内容,瓜分本属于源站的搜索流量。
于是网站纷纷关闭 RSS 全文输出,用户通过 RSS 订阅器只能看到文章摘要,阅读全文还是得打开网站原文,这对 RSS 阅读器的用户体验又是一大打击。
RSS 是一个简易的信息分发标准,它给读者带来了统一的阅读体验和个性化订阅,但它无法给内容创作者带来网站流量、用户留存和互动、版权保护以及最重要的收入。
在接下来社交网络的冲击下,博客时代迅速衰落,博客平台大多运营停滞、关闭,不少个人网站开始消失在互联网中,Google Reader 最终在 2013 年停止运营。
在社交网络崛起的前夜,2004 年全球网民数量已经来到了 9 亿。
8.2 社交网络时代
即便已经有了快捷的建站工具,但其实人们并不想自己运行网站,就像我们不会自己运行电子邮件服务一样。那么有没有一种既可以将个人网站和 RSS 订阅结合,又能给内容创作者带来正反馈的产品呢?
连接人与人
社交网络的出现,让互联网开始真正地连接人与人,成为现实社会的数字化映射,并加速了信息传递、人际互动的过程。
UGC 真正发挥作用
内容创作方面,社交网络进一步降低了内容创作门槛。除了不需要再自己建站、获取流量之外,随着短内容、图片、音视频逐渐流行,内容发布变得更简单、即时。
内容传播方面,社交网络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特权。再小的个体声音都有可能「病毒式传播」,产生的阅读量、讨论度,甚至是对社会的影响力,都超越了传统媒体。
内容消费方面,社交网络让信息获取更直接和个性化。你可以定制自己的媒体信息来源,通过社交网络的关系链发现从未见过的人和正在发生的事。阅读的时间、空间也开始变得碎片化。
内容生态方面,内容生产与消费的边界开始变得模糊。读者不再是单纯的内容消费者,可以评论、转发,产生更多 UGC。粉丝量、互动量给作者带来创作的动力、粉丝的反馈给作者带来创作的思路,评论在某种意义上也让内容更完整。
社交网络将 UGC 发挥到了极致,并形成了巨大的网络效应(用户越多,越吸引更多的用户)。其中的社交网络巨头 Facebook,只用了短短 4 年半时间,在 2008 年全球(除去屏蔽地区)用户数便突破了一亿,要知道传统的媒体——广播,至少花了 20 年的时间才达到了一亿用户。
平台成为流量蓄水池
社交网络平台一开始并没有像搜索引擎那样找到新的广告模式,早期都聚焦在市场竞争,也没有过早在信息流插入广告,依然是采用网站广告位的方式。
虽然此时商业模式创新不足,但社交网站的使用时长完全碾压搜索引擎。平台拥有源源不断的用户、UGC 内容,形成一个个流量蓄水池。和城市发展一样,哪里有用户流入,哪里就有创新的机会。
内容创作者积累价值
粉丝本质是一种订阅关系,除了可以给粉丝推送内容之外,还积累了粉丝信任。
而信任就是一种价值。
当微博平台还没开始商业化的时候,博主已经可以接商业广告了。早期头部的微博号发一条 140 字的广告微博就可以报价万元以上,同时开始出现专门「做号」的营销公司。
接下来移动网络、智能手机普及,移动互联网爆发,这一切开始从量变到质变。
8.3 移动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快速普及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改变是接入互联网的门槛大幅降低。
设备数、设备性能、人均网速、用户数、上网时长……一切都在快速增长。
上网场景从电脑向手机迁移,2014 年,全球互联网用户的手机使用时长开始超过电脑。人均每日上网时长从 2011 年的 75 分钟增长到了 2021 年的 192 分钟。
互联网的普及从物理实验室开始,这是一个信息平权的过程: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城市到农村,从高学历人群到低学历人群,从青年人群到中老年人群。
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海量的内容消费者,同时进一步降低每个人获取和发布信息的门槛。潜在读者在增加、阅读时间在增加,创作的平台在涌现,内容创作迎来新的红利期。
数字内容消费增长
记得 2010 年那会,国内手机的上网流量一个月只有 30MB,网速基本在 50KB/s 以下。当时的学生党应该还有印象,用手机看 NBA 只能通过文字直播,比赛过程全靠「脑补」。
随着智能手机、Wi-Fi、4G 的普及,移动内容载体开始从文字扩展到图像、音视频。这是从 0 到 100 的体验变化,数字内容消费变得多样、频繁。从前手机浏览器常常要打开省流模式(压缩网页、隐藏图片),而现在可以在手机随时在线播放一部 2 小时的高清电影。
App 超越网站成为主流
早期的移动端网络服务大部分是桌面网站的手机网页版。随着基础建设的完善,在新的用户、需求和场景下,App 超越网站成为了主流的使用场景。移动互联网不再是简单的桌面网站移植,而是生长出全新的网络服务。
苹果公司 App Store 上架的 App 数量从 2008 年不足 5 万款,到 2020 年超过 400 万款。
长内容创作平台
社交网络对博客的冲击并没有淘汰长内容,而是找到了新的内容平台,社交问答网站 Quora、知乎就是其中之一。移动互联网普及下,虽然长内容创作依赖电脑端,但内容消费开始转向移动端。2012 年 9 月微信用户数超过 2 亿,几乎同时,微信推出了微信公众平台。
**伴随微信的快速增长,微信公众号继博客、微博之后,成为国内主流的内容创作平台。**与微博相比,公众号更倾向于深度内容、长内容的创作;与博客相比,同样是长内容、订阅更新,公众号文章可以在社交网络中获得更多的流量和互动。
公众号也能看到 RSS 的影子,它可以追溯到 QQ 邮箱 2007 年推出的阅读空间,可以通过 RSS 订阅博客、关注 QQ 好友的空间日志更新。公众号不仅给作者带来流量,发展到今天,它提供了原创保护、流量主广告、私信、赞赏、收费、评论、分享、推荐等等功能,不断给作者带来正反馈,体现内容的价值。
封闭的系统平台
前面提到 App 在移动端取代了 Web 网站,有人说是因为 App 的用户体验比 Web 网站好,但这其实是结果,核心原因是手机系统厂商的商业利益。
比起开放、不可控的 Web 网站,封闭的系统平台更容易追求利益最大化,准入许可掌握在平台手中,商业模式除了卖广告之外,还能抽佣、「收租」。同时这个封闭的系统具有双边网络效应——平台用户越多越能吸引开发者,平台 App 越多也越能吸引用户,最终形成完整的生态和竞争壁垒。
我们可以把 Web 网站看作是街边摊档,离家近,体验千差万别,用户来去无踪。App 应用商店就像购物商场,在市中心,提供一致的良好体验,还能办商场会员,商家入驻需要门槛,商场通过收租、抽佣赚钱。
典型的例子是苹果 App Store,开发者账号可以收取年费、应用商店可以收取广告费、App 内购可以抽 30% 提成,这些也被开发者称为「苹果税」。根据公开信息粗略估算,苹果在 2021 年的 App Store 佣金收入就超过了 250 亿美元。
封闭的应用平台
网络服务方面,虽然应用市场上有数百万款 App,但安装需要时间和空间,人们通常会选择同类型的头部 App,这也进一步加强了头部效应(第一名往往会获得更多资源)。人们很快发现满足日常使用的 App 数量通常不会超过一个屏幕,App 的竞争变成了手机屏幕的竞争,也就是使用频率的竞争。
即时通讯、社交网络无疑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网络服务,而微信就是一个使用频率碾压全场的超级 App。它从即时通讯逐渐演化成为了超级平台。今天可以在微信上完成的事情已经数不清了,社交、阅读、支付、理财、政务、工具、购物、游戏……以至于有人称之为**「微信互联网」**。
「微信互联网」的说法在 Web 角度有些少讽刺的意味,因为互联网本是开放的,而微信是一个封闭的平台。对比 Web 网站,公众号文章不允许搜索引擎收录,严格控制外部链接跳转,内部链接也变成了「长按扫码」,海量的 UGC 内容只能在平台内部流动。但这种封闭也是对平台生态的保护,就内容创作而言,不谈不可抗力因素,公众号无疑是对作者最友好的中文写作平台。
封闭平台的开放
封闭的超级平台也成为了最成功的开放平台。2021 年苹果开发者数量已经超过了 3000 万,为全球超 10 亿用户提供服务,2008 年以来开发者总收入超过 2600 亿美元。2020 年公众号数量超过了 2000 万,2021 年微信小程序开发者突破了 300 万,还有视频号、微信支付、企业微信等共同构成了微信生态,带动了数千万的就业机会。
无论是应用商店还是 App 平台,商业模式已经超越了过去的网站广告,也不能简单归纳到单一的商业模式。在平台里,每个用户都有持续的、沉淀的、成长的用户价值,平台不断促成生态里每个角色发生互动,产生商业价值,而平台从中获得一部分收益。
自媒体与内容营销
**内容创作者进入到了一个自媒体时代。**博客、社交网络时代的内容创作更多是自由和兴趣激发的创作欲望,而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大量的、下沉的新用户,庞大的内容消费需求让内容创作变成了一门流量生意。
内容创作者盈利的方式虽然主要还是广告,但早已不可同日而语。2018 年,一个 40 万粉丝的公众号就可以卖出 80 万的价格。就算今天公众号阅读量有所下滑,头部营销号的每月广告收入依然能达到百万元。广告收入增长的背后也是因为品牌的广告支出从传统媒体转向社交网络的内容营销,并利用社交网络的传播、推荐达到更好的营销效果。
8.4 短视频和直播时代
从主动获取到算法推荐
回顾内容分发的模式,从分类导航、搜索到订阅关注,这些都是依靠用户主动获取内容的方式。
搜索的前提是触碰到了知识边界、关注的前提是你发现了这个人,而每个人的知识边界、关注来源都是有限的,信息范围局限在你和你的关系链内。换一句话说,你无法获取一个知识边界外(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内容。
而推荐算法的出现,就是为了满足用户不知道自己想找什么内容的场景。
伴随用户量、UGC 内容的增长,平台在积累海量的用户数据:用户画像——城市、行业、年龄、感兴趣的领域、好友关系等等;用户行为——对内容的点赞、评论、收藏、转发、停留时间等等。
海量的内容和用户,结合机器学习的算法,内容分发的模式进化到了算法推荐。用户不再是单方面主动获取内容,平台可以根据用户数据预测、推送用户喜欢的内容,同时不断得到新的数据反馈,持续加强推荐的命中率。
在订阅关注的内容分发模式下,用户很容易遇到信息过载、关注数量增长停滞的瓶颈,而算法推荐带来了新的流量增长,新的内容更容易被潜在用户发现,好的内容不需要百万粉丝也有机会成为热门。于是算法推荐成为主流互联网产品的必备能力,Twitter、Instagram、YouTube 主页上线了推荐排序,Facebook、微信朋友圈的动态也出现更精准的个性化推荐广告。
最早采用算法推荐设计的互联网产品则是字节跳动旗下的今日头条,这为后来席卷全球的抖音短视频积累下了技术优势。
短视频和直播的低门槛
视频和直播的内容载体并不新鲜,早在 2005 年 YouTube(全球最大视频分享平台)就创立了,2008 年也已经有游戏直播网站。随着移动互联网、短视频平台的发展,视频和直播内容消费从横屏转向竖屏,从长视频转向短视频,从笨重的专业设备转向手机拍摄剪辑。
短视频和直播的流行极大降低了内容创作门槛,也极大扩充了用户受众。手机上的图文创作门槛比起电脑虽然已经低了很多,但内容创作者和内容消费者仍然需要基础读写能力。而现在一个不识字的人,甚至是语言不通的外国人一样可以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创作、消费内容。所以我们看到,父母一代很少会使用电脑,但都会使用手机,他们不一定会阅读公众号文章,但他们都会刷短视频和直播。
普通人获取、发布的信息不再局限于静态的图文内容,而是接近我们在现实世界接受信息的方式——通过声音和光影。我们通过无数屏幕和镜头的连接,分享自己看见的,看见别人看见的。
2021 年,每天打开抖音的用户数已经超过了 6 亿,越来越多人「沉迷」短视频和直播,抖音人均每日使用时长超过 2 小时。2021 年抖音国际版 TikTok 成为全球下载量、访问量最高的应用。
这也是中国互联网创新第一次反超美国。
注意力的争夺
互联网商业模式演变成用户注意力的争夺。用户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是有限的,此消彼长,短视频内容的流行,一定程度上抢占了社交网络的流量,谁能获取更多的使用时长,谁就能带来更大的商业价值。
用户在哪里,广告、生意就会做在哪里。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和直播看上去是媒体,都在进化成卖货的渠道:信息流广告、软文「种草」、线下店铺引流、兴趣电商、直播带货、知识课程……
创作者最好的时代
凯文·凯利在 2008 年提出一个**「1000 名铁杆粉丝」**观点:
任何从事创作或艺术工作的人,例如:艺术家、音乐家、摄影师、手艺人、演员、动画师、设计师、视频创作者或作家,只要能获得 1000 位忠实粉丝就能维持生活。
A creator, such as an artist, musician, photographer, craftsperson, performer, animator, designer, videomaker, or author – in other words, anyone producing works of art – needs to acquire only 1,000 True Fans to make a living.
互联网使得内容创作者可以直接接触内容消费者,任何人都可以向全世界任何人销售产品。搜索、订阅关注、算法推荐使得内容分发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获得关注的方式从未像今天如此简单。
内容创作放到今天,更像是在做产品,通过输出差异化的内容,提供实用价值或者情绪价值,收获认可你的用户。提供价值的同时就意味能赚钱。
8.5 web2 的线索
我们先了解了 Bitcoin 的一些特性,然后借着内容创作的线索,回顾了 web1、web2 的发展历程。想要拨开 web3 的迷雾,需要先理解过去互联网的发展,才能明白 web3 想做的事情,提出自己的质疑。
内容创作也是可以延伸到 web3 的线索,它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当前 web3 的实用程度,以及思考在 web3 的特性下,内容创作能否有革命性的改变?
下一篇文章,我们会思考 web1、web2 的一些底层逻辑。互联网协议、区块链扩容为什么需要分层?区块链技术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还没有 web2 这种大规模落地的应用?元宇宙跟 web3 有什么关系?
推荐扩展阅读
《浪潮之巅》- 吴军
《正本清源区块链》- Caoz 曹政
《互联网信息分发简明史》 - 圆首金老汉